起底汪东兴的子女现状图近况,开国少将汪东兴有几个子女图,汪东兴住在靠近北京长安街的一个寂静的院落里。虽然现在年事已高,但女儿说他“一点儿也不老年痴呆”。汪东兴每天都要看《人民日报》,从头看到尾,还有《环球时报》、《南街村报》等。这些“学习”每天会占据他4个小时。
最近,汪东兴又在通读毛选。“他碰到问题会到里面去找答案”。虽然他不会用电脑,但却很关心网上的东西,尤其关心时政新闻。家里人会有选择地把互联网上的新闻打出来给他看,每周都积成一大包。
汪东兴有一子一女。
儿子汪振凯,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现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少将军衔。历任北京市红星农场管理部伙食科科长、管理部副主任,解放军西郊训练基地第一警卫组副组长,组长。装甲兵学院营务管理部副部长、副政委、政委。军事科学院行政部部长、训练部部长,中央军事委员会办公厅警卫局局长兼党委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少将军衔。
女儿汪延群。女婿康永年,现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部管理局副局长,武警大校军衔。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84450部队机关干事、后勤部干事、科长、组织处副处长、武警北京总队机关管理局行政处处长、局长助理、副局长、代理局长、局长兼政委。武警总部机关管理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
在晚年生活中,汪老有的时候也有不愉快的事情,就是有的文人不尊重历史,写出的文章在涉及到他的时候,不与他打招呼也不采访,就编出来了,出入很大……
汪东兴的妻子姚湘娥曾担任过江西省公安厅警卫处副处长等职,后来也调入北京,曾任中央警卫团副政委、警卫处副处长兼警卫值班室主任等职。汪东兴共有7个子女,多数都曾在部队服役。长子汪春平,曾在北海舰队服役,后转业到北京电报大楼工作。长女汪延群,则担任汪东兴的秘书。汪东兴与姚湘娥还有一对双胞胎女儿,汪大燕和汪小燕。据称,汪东兴的另一个儿子汪振凯,也曾担任中央警卫局局长兼党委书记,如果消息属实,那么他们就是中共历史上唯一的父子两代都担任过中央警卫局局长的人
汪东兴现况怎么样
儿子汪振凯
汪振凯,汪东兴另一个儿子,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现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少将军衔。历任北京市红星农场管理部伙食科科长、管理部副主任,解放军西郊训练基地第一警卫组副组长,组长。装甲兵学院营务管理部副部长、副政委、政委。军事科学院行政部部长、训练部部长,中央军事委员会办公厅警卫局局长兼党委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少将军衔。
女儿汪小燕
女婿康永年,现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部管理局副局长,武警大校军衔。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84450部队机关干事、后勤部干事、科长、组织处副处长、武警北京总队机关管理局行政处处长、局长助理、副局长、代理局长、局长兼政委。武警总部机关管理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
汪东兴,1916年出生在江西省弋阳县清湖乡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在家乡投身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1932年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参加了方志敏等创建的红十军。1933年1月,随红十军奉命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参加了中央苏区的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1935年参加长征。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并被选为中共七大候补代表。
新中国成立后,汪东兴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处副处长兼警卫处处长,此后还曾兼任政务院小儿癫痫的症状秘书厅副主任,公安部副部长,中央、总参警卫局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76年10月,汪东兴以中央警卫局局长兼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身份,在历史的紧要关头,坚决支持和配合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华国锋、叶剑英等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十年“文革”宣告结束了。鉴于汪东兴的作用和贡献,1977年8月在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可是,随着党和国家形势的迅速发展变化,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批准他辞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职务。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共和国的历史重大转折中,汪东兴的职务和地位发生了逆转。
面对人生的大起伏,汪东兴还是很快适应了社会角色的转换和生活变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汪东兴离开政坛赋闲居家有些年头了。那些年,颐养天年的汪东兴心情旷达淡定,潜心读书,谢绝诸多活动。尽管他深居简出不会生客,可他接待家乡的干部及父老乡亲却很热情,尤其是对我们这些从事编史修志的同志几乎是有求必应,让我们都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汪东兴搬离中南海后就一直居住在西单东侧的一个胡同里,与他比邻的是原国家副主席王震的居宅。记得我们初次登门是1994年5月。秘书刘桂民年轻精干,他很客气地引导着我们穿过花木葱茏的院落走进客厅,那时年近八十的汪东兴头发已经全白,但面色红润,双目炯炯有神,腰杆直挺。
1995年6月,为了拍摄方志敏的专题片,地方电视台进京采访汪东兴,我陪同前往再次见他。在进入正式拍摄前,我有机会与他多聊了一阵子。汪东兴说,毛主席与方志敏在当年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中见过面,在后来的土地革命时期,他俩虽然没谋面,但方志敏领导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直到英勇牺牲的情况主席还是很了解的。毛主席很钦佩方志敏。汪东兴对着采访镜头,将他亲耳听领袖评论方志敏的话说出来……
1953年4月的一天,毛主席在浙江省莫干山半腰散步时,对汪说:“爬到山顶就可以看到你们江西弋阳县了。弋阳出了个人民英雄方志敏……方志敏同志是有勇气、有志气而且很有才华的共产党人,他死得伟大,我很怀念他。”
1965年5月,汪东兴陪同毛主席视察井冈山时,毛主席说:“方志敏同志是很有理想,很有气魄的革命家……”汪东兴与我言谈的这些鲜为人知的内容,在此之前已形成文稿寄送给家乡党史办了,成为我们最珍贵的文档资料之一。
电视台结束录音录像采访后,还要拍一些汪东兴近期的著作和生活情况。刘秘书和汪东兴的女儿汪延群忙碌着从内室搬来一捧书刊。刘秘书一边翻动那些有汪东兴文章的杂志,一边向我们介绍,近年来找汪老的可多哩!可汪老除了同意与中央部门党史机构的同志联系,其他的人找来都让他挡驾了。
确实,汪东兴是与中国革命一起成长起来的,他长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特殊经历,和粉碎“四人帮”时发挥的作用,使他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位具有独特经历的重要人物。汪东兴先后出版了《汪东兴日记》、《汪东兴回忆――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等,反映了他革命生涯的重要片段,其新鲜翔实的内容,为读者和研究中国革命的专家所瞩目。
我们谈话的客厅宽敞整洁,陈设简单朴素,北墙一排书柜放满马列和毛泽东的经典著作。西墙靠窗处挂一中堂,是毛泽东1961年10月16日亲笔书赠汪东兴的王勃《送别》诗,上书“唐朝少年诗人王勃诗一首,送别。城阙辅三秦,风烟长期服德巴金的副作用望五津。与群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毛泽东一九六一年十月十六日”。其书法笔走龙蛇,骨气雄浑,令人心胸激荡。
汪东兴的夫人姚湘娥是延安时期的红军队伍中的老医护人员,她见我们在这幅墨宝前驻足凝视良久,便告诉我说:1961年10月16日那天,秋高气爽,毛泽东兴致很高,除了给汪东兴同志写了王勃的《送别》,还特意又写了老人家自己的脍炙人口的词《沁园春・雪》赠给汪东兴。我们在毛泽东的书法集中,见过这件墨宝的复印件,在场者有人说人民大会堂里也将其放大,挂在大厅,这幅书法是毛泽东的代表作之一,雄风遒劲,气势磅礴,石破天惊,排山倒海,气韵如虹,把作者的博大胸怀、革命气魄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这样珍贵的笔墨赠给汪东兴,足见毛泽东对汪东兴的信任和厚爱。
汪东兴的书房在客厅的东侧,四周摆满高高的书柜,多是古色古香的线装书,每部书都有他手书的书名。偌大的写字台上,一盏古旧的台灯,几摞书籍资料和文稿。每天汪东兴都要在这里伏案看书著述。汪东兴参加革命后,多次进党校学习,特别是到毛泽东身边工作之后,他更是求知若渴,常年不懈。他说:“我之所以还有点知识和作为,都得益于学习。”姚湘娥笑着说:在中南海工作学习时,有的工作人员屁股是尖的,汪老是平的,“他坐得住”。汪东兴告诉我们,那个时期他重点阅读了有关党史毛泽东方面的文献资料,同时回忆和思考相关问题,每当有了想法或理清了思路,马上就动笔写……
他还说,他每天早晨、上午看“大参考”、报纸和读书,会客多半安排在下午。晚上七点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七点半后打台球,活动身体一小时,之后如精神尚好,再看一会儿书就寝。他说,生活要有规律才好啊。
众所周知,汪东兴对毛泽东特别崇敬。家人告诉我们,汪东兴许多年来对毛主席的思念之情不减,每逢毛主席诞辰、忌日,他都会到毛主席纪念堂去献花、瞻仰。每逢五周年、十周年纪念时,往往会发表一些纪念文章表达他的怀念之情。他赠我们的《汪东兴日记》就是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00周年而出版的。
岁月匆匆催人老。如今我退休离开工作岗位了,可常常听到进京拜访过汪东兴的同志们谈及他,都说年过九旬的他神智尚健,仍保持多年来的习惯,阅读书报、笔耕不辍。我还得知,2009年11月,汪东兴让他的女儿汪小燕代表他参加在武汉召开的毛泽东纪念联谊会。汪小燕告诉大家,父亲身体健康,也很关心时政新闻,还常常看家人从互联网上下载的资料哩……
坚定支持华国锋同“四人帮”斗争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后,“四人帮”加紧了篡党夺权活动。当时在中央,由华国锋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毛泽东逝世后,华国锋是实际上的中国“一把手”,因此,“四人帮”认定,他们想要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最关键的是把华扳倒。他们采取的策略是:步步紧逼,迫使华交出权力。
表面上为人谦和的华国锋在关键问题上却寸步不让。在这个关键时刻,汪东兴坚定地站在华国锋一边,同“四人帮”斗争。汪东兴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兼任中央警卫局党委第一书记、总参谋部警卫局局长,掌管中南海内部的警卫,还是北京卫戍区三人核心小组负责人。他的支持,增强了华国锋同“四人帮”斗争的力量。汪东兴在三件重大事情上,支持华国锋顶住“四人帮”的压力―
一是毛泽东生前的文件和手稿,特别是毛泽东逝世前一两年的文件和手稿的保管问题。二是毛远新的去留。毛远新原本是辽宁省小儿良性颠癫症状治疗委书记(当时实行省委第一书记制度,省委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省委副书记)、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毛泽东晚年把他留在中央当毛与中央政治局之间的联络员。毛逝世后,不需要他这个联络员了。但江青提出,要把毛远新留在中央工作。江青多次向华国锋提出这一问题,华不同意。9月29日,江青临时提出召开政治局会议,把华国锋和其他政治局委员调到人民大会堂来,向华“逼宫”,要他表态让毛远新留在中央工作。张春桥、姚文元和江青一唱一和,闹到深夜。叶剑英、李先念、徐向前请假先退席了,江青竟擅自宣布散会,留下“四人帮”围逼华国锋。但汪东兴坚持留下来陪同华国锋一起对付他们。华国锋征求汪东兴的意见后,很干脆地说:毛远新回辽宁工作,散会!汪东兴后来说:当时我觉得他们这样做很反常,他们简直就是在质问华国锋同志。三是“四人帮”篡改毛泽东临终嘱咐的问题。毛泽东生前最后几个月,曾向华国锋说过:“你办事我放心”“照过去方针办”等话,还把这些话写到了纸上。毛泽东写后不久,华国锋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传达了毛泽东这句话。华国锋是毛生前亲自决定让他担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四人帮”显然意识到了解释这句话的关键作用,他们经过篡改后,故意把“按既定方针办”说成是毛的临终嘱咐,于9月16日公开在《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中用黑体字把“按既定方针办”抛了出来。华国锋马上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当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汪东兴在这个问题上坚决支持华国锋,认定华在政治局会议上传达的毛的话,有毛的手迹在,是正确的。有了汪的支持,华国锋心中有了底。10月2日,华国锋在外交部部长乔冠华报送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在联合国大会第三十一届会议上的发言稿》中,删掉了“按既定方针办”六个字,并写旁批道:“剑英、洪文、春桥同志:此件我已阅过,主要观点是准确的,只是文中引用毛主席的嘱咐,我查对了一下,与毛主席亲笔写的错了三个字。毛主席写的和我在政治局传达的都是‘照过去方针办’;为了避免再错传下去,我把它删去了。建议将此事在政治局作一说明。”
在“四人帮”加紧活动的情况下,汪东兴看到,不解决“四人帮”,就会给党和国家留下极大祸患。1976年9月,他先后几次提出解决“四人帮”。随后,经过多次与叶帅等人的碰头商量,一起制订了抓捕“四人帮”的行动方案。
方案确定后,汪东兴让秘书准备了一个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开会通知,内容有二:一、研究《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问题;二、建造毛主席纪念堂选址问题。汪看过通知后,拿着到华国锋处汇报,除了汇报上述方案,还向华汇报了抓捕“四人帮”的行动方案。华国锋听得很仔细,对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仔细询问了参加行动的人员都有哪些,扣押“四人帮”的地点安排在哪里等,并且让汪再检查一遍,防止出现疏漏。最后,华国锋表态:你们制订的行动方案,我认为办法是可行的。我考虑时间是否再缩短一些,争取提前解决……这样吧,你再约叶帅谈谈,看他还有什么新的意见。华最后问汪:你有把握吗?汪回答,有把握。华当即拍板:就在10月6日晚上,抓捕“四人帮”,他把手向下一按说:就这样定了!他接过汪准备好的会议通知,在上面签了自己的名字。华国锋的签字已经表明:他同意汪东兴他们制订的方案,批准汪立即组织实施。
叶帅得知后,叮嘱汪东兴:要特别注意保密,因泄密导致失败的历史事件太多了。同时警戒要严密,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现场,一定要把紧这一关。
10月6日晚,中南海一片宁静,秋风柔和地吹动着柳树、槐树的叶子,花香阵阵袭来,一切都是那样的平和、清爽,谁也想不到,一场决定共和国前途命运的决斗,即将在这里发生陕西癫痫病医院。晚7时,汪东兴带着自己的警卫员们来到怀仁堂。他先到怀仁堂正厅的四周巡视了一遍,接着命令工作人员按照事先安排,把原来的会议桌子撤走,只留下两张沙发,居中而放,沙发前摆了一张不大的长条会议桌,桌子上原有的茶杯、文具等全部撤掉,以防万一。沙发距正厅大门有十几米,旁边竖着一排大屏风,有意把宽敞的正厅减少到三分之一的空间。因为通知开会的内容与汪东兴无关,担心张、王等人见汪在场而生疑,汪决定坐在屏风后边指挥战斗。考虑到这场斗争很严酷,汪东兴还在衣服口袋里带上一把装满子弹的手枪……
王洪文的轿车驶进了中南海西门,他下了车,四下看了一眼,怀仁堂里面灯火通明,没有多想,就绕着走廊走向大厅。刚走到接近怀仁堂大厅的那一段走廊时,汪东兴下令抓捕。一个卫士突然抢步上前,拦住了他的去路。王洪文不禁一愣。后面上来两个卫士,分左右把他的双臂扭住。王洪文一边大声说:你们要干什么!我是来开会的!一边拼命反抗,跳着脚要挣脱控制,但很快就被三个卫士制服了。
不一会儿,张春桥走进怀仁堂。但意外的是,张的警卫员大熊也跟着来了。大熊是张春桥的贴身警卫。此人身强力壮,勇猛无比,会些武功,对张也忠心耿耿,“文革”中,多次保着张在群众武斗的场合出入。张春桥调中央工作后,也把
“大熊”带到中央。在这次行动之前,汪东兴已经设计把“大熊”调开,但这天“大熊”又回到了张春桥身边。在抓捕张时虽能制服“大熊”,但会有一些麻烦,因此,汪东兴得报后,立即告诉门口卫士把“大熊”留住的办法,同时也准备应付这个麻烦。张春桥下车后,门口的卫士告诉他:请卫士和秘书到另外一个房间休息,华总理和叶副主席请张副总理到大厅开会。张春桥示意秘书和卫士去休息,便跟着一名工作人员向怀仁堂大厅走去。张春桥刚走到怀仁堂走廊拐弯处,汪东兴令几个卫士一拥而上,从两旁将张紧紧扭住,架着他进了大厅。
抓了王、张后,汪东兴风趣地对华国锋、叶剑英说:“这两个人跟我们合作得不错啊!准时来,按时走,很听指挥嘛!”华、叶听后,会心地笑了起来。
接着,汪东兴命令张耀祠、武健华带人去中南海毛远新住处和江青住处“201”,控制毛远新和江青,并宣布中央的决定,进行得同样顺利。
汪东兴立即建议华国锋亲自给姚文元打电话,把他调到怀仁堂来抓捕。华国锋让他的秘书曹万贵接通了姚的电话,华接过电话,从容、平静地请姚文元来怀仁堂商量出版毛选五卷的事。姚文元说:“我马上就到。”汪东兴和华国锋、叶剑英商议,抓捕姚文元,我们就不必出面了,决定由武健华去对姚宣布中央的决定。汪东兴请华国锋写个手令。华国锋很快就写好了,武健华接过手令,回身走向正厅东南小门,与在那里的四位行动小组同志会合。不一会儿,姚文元就被戴上了手铐,押上早已等候的汽车,拘押在地下隔离室。
10月6日深夜11时,中央政治局在玉泉山通报粉碎“四人帮”的情况。华国锋首先宣布:中央已经将“四人帮”隔离审查,并简要介绍了“四人帮”的罪行和毛泽东生前要解决他们的意见。接着,叶剑英在讲话中揭发了“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汪东兴最后说了一句话:如果“四人帮”政变成功,在座的都得上断头台。汪的话受到与会同志的一致赞同。
会议开完,已经是10月7日凌晨了。10月6日,这个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一页,翻了过去。随之,中国的历史也发生了重大转折。
汪东兴参与抓捕“四人帮”的经过,现在虽然还没有完全解密,但无疑,这是他一生的功绩。
上一篇: 喜欢泡脚的人到了冬天需要注意这三件事情
下一篇: 电热毯品牌 哪种电热毯牌子最好?